如果要用标签来定义她,那她的标签无疑是丰富又独具特色的。
“雪地娇龙”“网红局长”“三农人物”……这些看似互不关联的词语组合起来,勾画出一个一心为民、理念先进、积极向上的公职人员形象。她就是贺娇龙,现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文旅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作为“2022年度三农人物”,贺娇龙自2020年开始“零基础”直播带货,到现在已成为拥有百万粉丝的“网红”,公开数据显示,截至目前,“贺局长说伊犁”抖音账号的粉丝量即将突破500万,获赞量近3200万。
以公职人员的身份直播带货,本身就极具争议,如何利用好这一身份,利用好新媒体平台,切实做到为人民服务?在贺娇龙红衣骑马出圈后,全国多地的文旅局长,也在这几年里陆续冒头,背后根源都是为了提升当地旅游形象,带动地方旅游经济。但贺娇龙的爆火显然更具有代表性,曾被评为2020年度中国旅游影响力营销案例。
“领导干部”进驻网络,“公职人员”成为网红,已成为一种现象,但这条路能走多久?这样的模式是否可以复制?一切还要等待时间给出答案。
“名利双收”
互联网之下,爆红就在一瞬间。
2020年11月,身披红色斗篷、策马扬鞭在广袤雪原上的贺娇龙没想到,她的这条短视频一经发布,会有如此大的反响:播放量超过6亿,粉丝数也突破了100万。一时之间,“鲜衣怒马,雪地娇龙”火遍全网。
其实,在这次爆火视频之前,时任新疆昭苏县副县长兼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的贺娇龙也一直为昭苏县直播带货,还注册了抖音账号“贺县长说昭苏”(现为“贺局长说伊犁”)。2020年5月,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组织开展“县领导+主播+产品”的视频直播农产品带货活动,要求各县市选派1名县领导和1名主播参与本县市直播活动。主抓农口的贺娇龙被确定为昭苏县农产品代言人,开始为昭苏农产品直播带货。
在开始直播带货之前,贺娇龙没有任何经验,作为直播带货“小白”的她,还不懂怎么维护账号,怎样增加粉丝,如何炒热直播间的活跃度。贺娇龙加入了一个全国带货县长的群,她几乎是最后进群的。群里各地的县长、副县长们有的是经济学博士,有的已经积累了不少粉丝,有的则是带着发达地区的经验来帮扶贫困县的。她只能不断向大家请教。
世事总是带着“无心插柳柳成荫”的味道。偏偏就是这个“零基础”起步、最晚入带货县长群的贺娇龙,做成了带货县长群里的翘楚,火成了“营销案例”。
从2020年5月20日开始直播带货,到雪地中身披红斗篷策马奔腾的视频发布之前,半年的积累和沉淀,“贺县长说昭苏”抖音号已经有50万左右的粉丝。正是有了这50万粉丝的积累,“雪地骑马”视频的爆火成了一种必然。
随着经验的积累和直播电商产业的发展,贺娇龙和她的团队慢慢摸索出一条路子,在新疆挑选品质优良、物美价廉且获得“新疆礼物”和“伊犁礼物”认证的特色农副产品,用“短视频链接+直播”的方式在网上展销,同时推广蜂产业、林果业、薰衣草产业、农牧业、馕产业等特色优势产业。
在贺娇龙看来,直播带货的每个环节都能帮助群众增收,实现良性闭环。“比如菜籽油,卖得好,农民就有种油菜籽的积极性,油脂厂也愿意来上门收货,工厂有了更多的订单,就能解决更多贫困户的就业问题。群众的收入增加了,家庭和谐了,社会就会一片祥和。”贺娇龙说,这是网络的力量,直播带货大有可为。
走红网络平台、圈粉无数的贺娇龙实打实的成了“名人”,并荣膺2020亚洲旅游红珊瑚奖“年度创新人物”,也是全国“乡村振兴人物榜”候选人,因此带来的收益也是实打实的。
走红之前,2020年7-8月,“贺县长说昭苏”抖音号带动销售草莓1200公斤、滞销农产品500余吨;10月底在江苏泰州举行的昭苏推介会上,贺娇龙3小时直播带货销售额达30万元。2021年,贺娇龙及其团队和助农企业帮助困难企业直播带货已经突破1.4亿元,带动直接就业人数2000多人,万余名老百姓实现了增收。
两年多的时间,贺娇龙依然带货,并且更加出色。截至2022年年底,贺娇龙带领团队共开展公益助农直播448场,推荐本土农特产品212款,累计销售农产品256.83万单,销售额1.96亿元。
“两零四无”
走红以后,勤于带货的贺娇龙,被网友称为“马背上的‘货’县长”。但很快,她由昭苏副县长,升任为伊犁州文旅局副局长(正处级),其短视频的账号名称也由最初的“贺县长说昭苏”更新为“贺局长说伊犁”。
职级的转变和多重身份的加持,让这个“支青二代”面临着更多考验。“遇事无难易,而勇于敢为。”这句话用在贺娇龙身上,再贴切不过。
为了尽快打开直播带货的局面,贺娇龙利用8小时本职工作时间外的休息时间,带领团队一起奋战,从直播“小白”到拥有百万粉丝的“网红”,贺姣龙仅仅用了不到半年时间。拍摄“天马浴河”的视频时,贺娇龙从马背上摔下来,跌落水里,造成肋骨骨折,导致胸腔积液,并且因为长期直播声带拉伤,但她觉得,作为公众人物,不敢“卖惨”,只想宣传伊犁的旅游和农特产,不想突出个人。为了文旅局工作与拍视频、做直播无缝衔接,她通常会在8小时内处理干净日常工作,下班以后直播到晚上12点。她也因此常常熬到次日凌晨两三点,第二天又一大早起来。
贺娇龙的团队成员曾用“两零四无”来总结贺娇龙的工作特点:零社交、零娱乐,无分红、无提成、无奖金、无假日。“生活就是工作,工作就是生活”的状态是她走红后的常态。
在副局长和网红的身份切换中,贺娇龙努力寻求平衡点,确保两份工作都要干好。她曾坦言,没有捷径可走,但站在聚光灯下,为伊犁代言,背后至少关乎3000多人就业、万余名群众增收,不敢有任何瑕疵,“一方面不能有损党员干部形象,另一方面不能招黑掉粉。”
网络是把双刃剑,贺娇龙从幕后走到台前,随着爆红而来的,是许许多多的质疑声。有人“黑”她,觉得她不务正业,“不入流”。有人曾发问,直播带货收入哪里去了,直播间的礼物打赏、平台的直播奖励,这些被动收益怎么使用?
贺娇龙以前会觉得委屈,但现在已经有了免疫力。“新时代的干部要有担当和作为,群众在哪儿我们就在哪儿,群众在互联网上,那我们必须要上,用好这个平台,守好这个阵地。”她说,有这么多人喜欢她,她会坚持做好自己。
2022年1月,贺娇龙公开回应说,公职人员做短视频直播的目的是培育可持续的普惠流量,让边疆地区农牧民能够享受数字经济发展的红利,用信息化助农的方式助力乡村振兴。
2022年12月22日,贺娇龙通过视频向网友们讲述了“贺局长说伊犁公益助农账号”整体运行的情况。
她介绍说,“我们不是为了赚钱而带货,而是希望把大家凝聚的爱心更好地传递给需要帮助的人。所以,之前产生的佣金和平台礼物等被动收益,我们全部注入了在伊犁州昭苏县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贺县长说昭苏公益站’,将这些收益,致力于帮助留守儿童、留守老人和大病儿童、老人等等,在方便监管的同时更好的开展公益活动。” 两年多来累计已开展公益活动47次,累计捐款捐物达1032.6万元。
“农旅融合”
翻看“贺局长说伊犁”抖音账号的短视频,贺娇龙或策马扬鞭,在白茫茫的雪地上腾起阵阵白雾,或驱赶着马群,在湍急的河流中奔跑,或徜徉花海,驻足在田间地头,矫健的马儿、一望无际的草原、常年积雪的天山……勾画出一幅幅美不胜收的边疆画卷。
走红之后,贺娇龙说:“我的目的不是成为网红,而是实实在在地需要流量转化,推进农副产品直播带货,宣传昭苏旅游,尤其是冬季旅游。”时至今日,回望昭苏的点滴,那是她无比眷恋的故土。
在贺娇龙走红之后,“天马之乡”昭苏走进了大众视野,昭苏县依托独特的自然禀赋、丰富的马业资源、深厚的历史底蕴、便捷的交通网络,创新发展“马产业+”新业态集聚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通过她了解地处祖国西北边陲的昭苏县,并喜欢上那里,由此新疆也掀起了一波波旅游热潮。“网红县长”为当地旅游业带来的推广效应,得到了国家文旅部的高度赞扬。
“不到新疆不知中国之大,不到伊犁不知新疆之美”。在贺娇龙担任伊犁州文旅局副局长的一年多时间,“塞外江南”伊犁更加为众人所熟悉。她说,“伊犁已成为全国人民心中的诗和远方,最大的‘网红’是伊犁的山水,自己愿为家乡代言。”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位于新疆的西北部,与哈萨克斯坦接壤。伊犁历史上是古丝路北道要冲,今天是向西开放的门户。这里雨水相对充沛、天气温润,被称为"瀚海湿岛",这里有着著名的巩乃斯草原、唐布拉草原、那拉提草原、昭苏草原;有乾隆皇帝御书的格登山记功碑和伊犁将军府、惠远钟鼓楼、林则徐纪念馆;有草原明珠赛里木湖,每年6月份这里还能看到大片的薰衣草田。而这些在“贺局长说伊犁”抖音账号里都有涉及。
2022年7月,一条“新疆被全国游客挤爆了”的消息登上微博热搜,新疆那拉提、独库公路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而作为那拉提景区所在地伊犁州文旅局副局长的贺娇龙,不断通过网络大力宣传伊犁的多种文旅资源,“贺局长说伊犁”抖音平台一直在推出宣传短视频,视频浏览量破亿次,新疆旅行的统计数据也位居全国前列。
好山好水需要好流量,流量变现的成绩是实实在在的。一场场公益助农直播,一个个农产品背后的感人故事,一项项增长变化的数据,都是贺娇龙抢抓流量,聚焦农旅融合、促进乡村振兴的生动印迹。
在贺娇龙看来,旅游业作为伊犁的支柱产业,自然环境是得天独厚的优势,更是赖以生存的条件,要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发展旅游,这是重中之重。此外,还要提升伊犁旅游业发展能级和核心竞争力,不断提高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综合贡献度,大力实施“旅游兴州”战略。
贺娇龙的视频带火的不仅是昭苏、伊犁的旅游、乡村振兴,还有新女性的形象。哈萨克斯坦曾出了一篇报道,报道中提到,中国是个美丽的国度,现代化程度已经很高,女性已经与世界接轨,但也没有丢掉骑马这样的传统技能。这位骑马的女性是中国现代女性的代表,标志着中国现代文明已经延伸到了最后一公里。
“我想到任何的新生事物都需要有人开创先河、作出牺牲,我宁可在尝试中失败,也不愿意在保守中平庸,我愿意做拓宽边疆地区电商销售农产品通道的探索者。”贺娇龙的话语掷地有声,在她红衣骑马出圈后,“网红文旅局长”逐渐成为流行。
正如她在接受采访时谈到,公职人员就要为公为民,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才是硬道理。新时代的干部要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来换老百姓的幸福指数,要勇敢地站出来去探索,去务实创新,让流量惠及更多的农产品企业,惠及更多的旅游从业人员,惠及更多的百姓。
《丝路文明》对话贺娇龙
作为2022年度三农人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文旅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贺娇龙自2020年开始“零基础”直播带货,到现在已成为拥有百万粉丝的“网红”,在推动农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方面,成就突出,成绩斐然。
2023年是“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也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立足这一时间节点,贺娇龙副局长会有怎样的感悟和设想?
《丝路文明》:2022年,在您履职伊犁州文旅局副局长的这一年多时间里,全国许多地区因为疫情影响,旅游处于停滞或半停滞状态,但伊犁州文旅却始终风生水起,有声有色。你们是怎样做到的?
贺娇龙:今年以来,我们深入实施“文化润疆”工程和“旅游兴疆”战略,促进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主要抓好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伊犁州成功承办2022年自治区旅游发展大会、独库公路通车仪式、5.18“国际博物馆日”新疆主会场等自治区级重点文旅工作,为全疆文旅交流提供了优质平台,对推进自治州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极大提升了伊犁文旅品牌的影响力。
二是将项目建设作为培育发展动能、增强发展后劲的强力引擎。将文旅招商作为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一号工程,开展文旅项目招商引资月活动,梳理33个重点文旅招商引资项目。截至目前,已签约项目22个,签约金额117亿元,计划当年落地项目12个,完成12.44亿元投资,推动伊犁旅游提质增效。通过文旅产业吸纳直接就业人数超1.2万人,间接拉动就业人数超6万人。
三是利用古尔邦节、端午节等节假日,大力组织开展节日游、赏花游、采摘游、美食游、亲子游等。加大引客入伊力度,争取援疆资金支持开通内地直飞伊宁航线。2022年1-10月,伊犁州直接待游客3634.84万人次,累计实现旅游收入193.4亿元。
四是积极争取国家文物保护专项资金和援疆资金3453万元,实施了伊犁将军府遗址保护性设施建设工程、昭苏圣佑庙大殿维修工程等文物保护项目。大力支持特色博物馆、行业和非国有博物馆项目建设,昭苏县天马博物馆等3个博物馆被命名为自治区首批特色博物馆,命名霍尔果斯市国门文化展示馆等7个博物馆为州级特色博物馆。
五是发挥新媒体力量,助力文旅宣传,打响“贺局长说伊犁”新媒体文旅宣传名片,通过抖音、快手、小红书、B站等新媒体平台发布民俗文化、人文地理、旅游宣传等短视频77条,浏览量突破4亿次,“贺局长说伊犁”系列短视频荣获2021年度“万人说新疆”短视频大赛特等奖(2022年7月18日公布)。
《丝路文明》:伊犁州处于祖国的西北边陲,素有“塞上江南”之称。请您介绍一下伊犁州的文旅资源都有哪些亮点?
贺娇龙:伊犁资源量大、密度高、类型多、功能全、组合优良、内涵丰富,是新疆少有的高品质旅游资源富集区。
自然资源丰富,拥有天然草场2000多万公顷、森林188万公顷、水域27.6万公顷,绿色空间覆盖州直72.6%的国土面积,形成了草原无垠、林海苍茫、雪峰巍峨等多种生态景观资源。文化底蕴深厚,见证了张骞出使西域、细君和解忧公主远嫁乌孙、左宗棠收复疆土、林则徐治水等重大历史,留下了惠远古城、特克斯八卦城等珍贵历史文化遗存。现拥有国家级文化旅游品牌50个,自治区级文化旅游品牌34个。
伊犁州共有旅游资源单体 343 项,其中州直26家4A级以上景区中包含地文景观类资源9家,水域风光类资源6家、生物景观类资源11家、天象与气候景观类资源3家、建筑与设施类资源10家、历史遗迹类资源9家、旅游购物类资源5家、人文活动类资源9家。天山世界遗产廊道、独库公路、S237察昭公路、S315唐布拉百里画廊等风景廊道沿线集中分布、串联了新疆绝大部分优良级旅游资源,是打造旅游产业集聚带的重要依托。
《丝路文明》:2023年是“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也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面对即将到来的旅游复苏,伊犁州都做了哪些准备来欢迎国内外的游客?
贺娇龙:今年以来,我们一直在推动新疆旅游复苏,我们做了这些准备,首先要推出高品质文旅产品。持续提升昭苏、特克斯全域旅游服务质量,推进伊宁市、新源县、霍城县全力开展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力争尽快向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冲刺。其次是推出高品质文旅服务,推进旅游交通“最后一公里”建设,打通干线公路与景区之间、景区与景区之间的断头路和连接线。完善提升旅游集散咨询服务体系,推动建设一批旅游服务驿站示范点,改进升级旅游信息服务系统,规范完善旅游标识系统。积极打造旅游精品线路、精品景区、特色街区等,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
同时,加大宣传推介力度,不断扩充伊犁州新媒体矩阵能量,利用“贺局长说伊犁”百万粉丝短视频账号,讲好伊犁文旅故事,不断提升伊犁旅游热度。适时赴疆内外进行宣传推介和招商宣传,不断提升“新疆好地方·伊犁好风光”旅游品牌影响力。
另一方面,冬季旅游对于新疆来说,更加独特,新疆的冰雪资源太丰富了,下一步,我们会推进冰雪旅游、冰雪赛事、冰雪教育、冰雪文化、冰雪装备等产业协同发展,扩大冰雪产品和服务供给。精心筹备冬季旅游节庆活动,利用冬季冰雪旅游资源和民俗文化资源举办好各项冬季冰雪文化旅游节系列活动;丰富那拉提亲雪竞技、昭苏县雪地策马、伊宁县天鹅摄影、伊宁市民俗体验等为主题的特色节庆内容,打造冬季冰雪观光和民俗文化体验线路。
《丝路文明》:《丝路文明》杂志是面向“一带一路”的主流新闻期刊,通过杂志和融媒体平台向国内外读者和网友传播中华文明、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通过我们杂志,您最想给海内外的朋友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贺娇龙:希望海外的朋友们能够更多地关注“一带一路”,也能够更多地关注“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新疆,能够走进新疆、了解新疆、爱上新疆。同时也希望《丝路文明》杂志能够越办越好,成为各国之间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文/《丝路文明》 李惠茹 图片由伊犁州文旅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