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外国小伙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之后,利用民营经济迅猛崛起之势,做起了中国民营企业家财富排行榜单的“生意”,而且一做就做了20多年。这个已经从小伙变为大叔的人,就是被中国富豪们“既爱又恨”的英国人Rupert Hoogewe-rf,中文名胡润,他的胡润百富榜则一度被戏称为中国富豪的“杀猪榜”。

事实上,胡润实实在在见证了中国几十年财富变化,尤其在研究中国民营经济领域内,被称为“教父级”人物。在研究中国民营经济24年之后,胡润创办的研究院仍然是国内独立研究富豪群体的研究机构,他的百富榜逐渐被富豪们接受。

据说,目前胡润已经可以约到三分之一以上的中国富豪。胡润富豪榜的意义也逐渐被认可,那就是中国需要标杆式的民营企业家领袖,中国需要鼓励和颂扬民营经济……

英国会计师爱上研究中国富豪

1970年出生于卢森堡的英国注册会计师胡润,与中国的缘分源于对汉语的兴趣。

1990年在英国杜伦大学读书期间,胡润到中国人民大学留学了一年,毕业后胡润从事与父亲一样的会计行业。他于1993年毕业后,开始在曾经的国际五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安达信伦敦分部工作,由于在中文方面的优势,他又申请来到安达信在中国的上海分部工作。

胡润最初的想法,只是希望凭借他的注册会计师身份,在中国奋斗几年后回到英国做个中产。不过,他每一次回到英国,总被朋友问及中国是什么样子,尤其是在一个会计师眼中,中国企业家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群体。

彼时,胡润的回答总是难以让朋友“解渴”,也有着太多的不确定性,于是胡润也试图去寻找一种万变经济中的不变标准。

与此同时,随着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一大批先富起来的民营企业家成为胡润最感兴趣的群体。这个时候胡润运用专业财务知识,开始编制中国富豪榜。确切地说,世纪之交的1999年,胡润就开始利用业余时间和假期编制他的中国富豪榜。最初,他的工作方法是,查阅报纸杂志及上市公司的公告报表,并凭着兴趣和职业特长进行编制。经历了几个月的“折腾”后,他终于“折腾”出中国历史上第一份和国际接轨的财富排行榜。

尽管当时的富豪榜并不成熟,但是客观上却反映了当时中国民营经济如火如荼的大发展之后,已经崛起了一部分中国富豪。当然最初的富豪榜上上榜的民营企业家,胡润自己也联系不上。不过,这个榜单仍然让胡润心潮澎湃。

但如何将这样一个中国富豪榜传播给世界呢?胡润不得不撂下会计工作,返回英国联系世界知名商业媒体。他先后给《金融时报》《经济学人》《商业周刊》《福布斯》等专业财经媒体发去了传真,希望可以刊登他的这份榜单。当时,外界对于中国富豪还知之甚少,在遭到多家媒体拒绝后,最终《福布斯》与胡润达成合作意向,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2000年,国内媒体的接连报道让“中国第一代富豪”突然曝光在了公众的视野。“富人们的钱到底是从哪里来的”成为了中国社会各个阶层最激烈的发问。“在这过程中,中国人对富人阶层认识转折也在无形中帮助了我。”胡润说,“最初中国人认为有钱人都是靠关系致富,但这批民营企业家白手起家拼搏创富的故事改变了中国人对富人的看法。”

2001年,胡润辞去了安达信的工作,他将富豪榜的上榜人数扩充到了百人。这一年的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WTO),也成为了该组织的第143个成员国。《福布斯》这份世界知名商业杂志,也借着与胡润的合作,在中国尝到了“富豪榜”带来的中国传播力。

不过,胡润与《福布斯》的“蜜月期”仅仅维持了4年。从1999年到2002年,在连续4年发布中国富豪榜声名鹊起后,《福布斯》宣布终止与胡润的合作,转而由别人主导中国富豪榜的编制。

但已经借助富豪榜一举成名的胡润,肯定不会放弃自己关注多年的中国民营经济研究和创造的富豪榜。由此,胡润选择单干,并在次年创办胡润百富榜。

胡润百富榜成为中国富豪变迁见证

事实上,胡润与《福布斯》的“分手”还有一段有趣的插曲。

在胡润主导编制《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的几年内,他以《福布斯》杂志中国首席调研员的身份频频亮相于媒体,并出席各类社会活动。

彼时,刚刚加入WTO的中国,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种种商机隐藏在社会的各个角落。

作为名人的胡润,在研究中国富豪的同时却没有在《福布斯》赚到什么钱。2002年,在胡润领先于姚明、邵逸夫、吕日周、张欣,被媒体联合评选为“2002年度新锐人物”的背景下,胡润想为中国富豪写一本书,并希望以“福布斯”中文名给书冠名。

他听从书商建议给这本书冠名《福布斯2002中国百富》,他也认为,这样也许并无不妥。然而,《福布斯》方面发来了法律函件,要求胡润停止使用“福布斯”的名称,并要求他把已出版的“盗版书”销毁。这份法律函件彻底表明《福布斯》与胡润的分道扬镳。

2003年3月31日,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胡润与张维迎共同组织了“中国财富品质论坛”。凭借已经建立的名气,“胡润财富系列”新书销售火爆。随后胡润宣布,他将与国际著名传媒集团“欧洲货币机构投资”合作,共同推出《中国大陆百富榜》,并为此出版一期中英文双语特刊——《中国货币(Chinamoney)》。

2003年7月22日,胡润在上海组织了《中国货币》企业家峰会,参加这个峰会的都是中国企业界的重量级人物。令媒体吃惊的是,胡润竟然用一纸传真请来了时任英国首相托尼·布莱尔。

此后,胡润百富榜独立在中国发布。与此同时,胡润成立研究院,致力于通过有质量的榜单和调研,发现企业价值,弘扬企业家精神。

大约在2004年前后,胡润在国内各地巡回调研富豪。一次,来西安后被当地各大媒体全程追踪报道。不过,当时刚刚单干不久的他,一身职业装据说都穿了好几年,脚上穿着一双旧皮鞋。不过,他操着一口流利的汉语对媒体说,他并不在乎这些生活包装,他更在乎的是做自己喜欢的事业。

此后,胡润多次来西安,2015年他在西安承认,对于陕西富豪可能算漏了不少,有许多隐性富豪不在他的富豪榜之列,其原因是他的榜单主要调查方法是公开的企业财务数据,而诸如不少煤老板则缺乏这些数据。

当然,那些年登上中国富豪榜的不少首富一度因为被胡润盯上,都“惹祸上身”,因此,其百富榜一度被戏称为富豪“杀猪榜”。但最近十年,不少富豪似乎对百富榜的看法有所改变,有人也愿意登上富豪榜了。

事实上,胡润成功打造了胡润百富榜系列现象级的IP。胡润百富集团就介绍称,其主要IP包括“3+N”。比如:富豪榜系列,为中国和全球最成功的企业家排名,通过这一系列,让世界更了解中国经济,已成为迄今全球最大的财富榜;500强企业系列,为中国和全球最具价值的企业排名;创业系列,为中国和全球最具成长性的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猎豹企业和30岁以下创业领袖(U30)排名;特色榜单,包括《胡润慈善榜》《胡润品牌榜》《胡润艺术榜》《胡润财富报告》《胡润中国国际学校百强》《胡润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区域百强榜》等。

过去20年,随着上述榜单的发布,胡润百富榜每年在全球各地举办近百场极具高端社交与公关价值的精彩交流活动,线上线下紧密结合。

当然,过去20多年,胡润不但见证了中国民营经济波澜壮阔的发展历史,也见证了中国富豪的变迁。仔细研究近20年的富豪榜,不难发现,从传统商业、制造业到房地产,到互联网,再到高科技行业,中国富豪每年位次的变化,也很直观地反映出中国产业经济的不断升级发展。

实际上,胡润因为研究中国富豪也享受到了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红利,他本人也在中国开创了独特的事业,并由此也成为富豪。

胡润百富榜因为研究中国高净值人群的专业机构,长期追踪记录中国高净值人群的变化,才有机会携手金融机构、房地产、地方政府以及高端生活方式品牌等合作伙伴,发布了一系列专题报告。比如:携手中信银行发布《中国高净值人群需求管理白皮书》《解码中国“新生力”白皮书》《中国企业家家族传承白皮书》《中国高净值人群财富管理需求白皮书》《出国需求与趋势白皮书》和《海外教育特别报告》,携手建信信托发布《中国家族财富可持续发展报告》,携手碧桂园发布《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白皮书》等。此外还有始自2005年的《至尚优品——中国高净值人群品牌倾向报告》等。

不为外界所知的是,胡润百富至今投资了十余家企业,涵盖出国留学与国际学校、知识产权和旅游等行业;孵化了数家子公司,包括:21世纪百富学院,以百富榜企业家导师制、全程实战互动为特色,旨在打造国际化实战的商学院;胡润百学,国际教育平台,为中国家长提供子女出国留学、夏令营和成功学课程等方面的服务;胡润光谷,设计、地产、金融跨产业资源整合运营平台;胡润马道,多年支持华天参加奥运马术,并于2016年成立了胡润英国马主会;胡润艺术荟,计划在十年内推出500位具有发展潜力的艺术家。

事实上,已经成为“中国富人通”的胡润,为其企业所定的愿景是,成为全球最受认可的企业家创业精神推动平台,鼓励阳光财富观,鼓励人们实现创业梦想,鼓励企业家发展企业的同时,重视文化与社会责任。(文/《丝路文明》赵锋)


责任编辑:邹钰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