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由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陕西省水利厅、陕西省国资委、甘肃省生态环境厅、甘肃省水利厅主办,渭南市委宣传部、中国网丝路中国频道、丝路文明网承办,陕西水务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协办的“渭水泱泱大潮滂滂”首届渭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主题宣传活动,7月28日至8月5日,陆续走进陕西省渭南市、咸阳市、西安市、宝鸡市,以及甘肃省天水市、定西市,集中宣传展示陕甘两地持续推进渭河流域高标准生态建设、协同推进渭河流域生态治理与品质提升、以生态环境保护推动两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动实践。

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命题下,陕西水务发展环保集团作为陕西水环境治理的骨干力量,以“西部一流现代水务环保综合服务商”为定位,通过资源整合、技术创新与全域治理,在渭河、汉江等流域治理中书写了生态保护的“陕西答卷”。而在这张答卷中,陕西水务发展环保集团以华阴之“技”、三原之“网”,在渭河两岸勾勒出的“水清、岸绿、产业兴”生态长卷,更是成了流域治理的“先锋样板”。

image.png

工艺革新+再生水循环打造黄河流域治理标杆

“再生水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碳减排的重要途径。在循环经济政策支持下,我们与当地大企业合作,充分二次利用达标再生水,既节约水资源、产生经济效益,又实现节能减排,对渭河流域华阴段水质持续改善意义重大。”陕西水务发展集团华阴市环保有限公司孙立宏的一番话,深刻揭示了企业发展的核心逻辑。

image.png

据了解,华阴环保公司位于华阴市滨河路北段,占地超百亩。其运营的污水处理厂,服务范围覆盖华阴城区及华山景区约20平方公里,惠及华阴城区7万常住居民,以及每日前来旅游的众多游客。

自成立以来,该公司通过技术升级与模式创新,将污水处理能力从2万立方米每日提升至3.5万立方米每日,累计处理污水4300万吨,完成COD减排量1.1万吨,氨氮减排量超1000吨,出水水质稳定达到《陕西省黄河流域污水综合排放标准》A类,长涧河与渭河断面水质持续优于国控Ⅳ类目标,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

image.png

同时,华阴环保公司以“五小创新”活动为抓手,鼓励职工立足岗位破解生产难题。职工自主研制的“水下采样器”有效解决了采样不均匀的难题,显著提升了化验数据的准确性;自主研发的“自动化二沉池溢水槽清洗装置”,优化了装置的精准控制功能,极大提高了二沉池的清洗效率和效果。

随着2024年提标扩容改造工程全面竣工,华阴环保公司污水日处理能力已从原来的2万多立方米跃升至3.5万立方米。“近期我们还和相关发电厂签订协议,计划每年向该电厂保底提供150万立方米的中水,供其作为工业用水。”孙立宏说。

“全域覆盖+生态修复”构建城乡一体治理网络

在三原县,一幅描绘“城乡共治、水清岸绿”美好愿景的生态画卷正缓缓铺展。

image.png

据陕西水务发展集团三原县环保有限公司大程污水处理站站长靳仑介绍,目前该公司已形成覆盖城区与4个重点乡镇的污水处理网络,日处理能力达6.3万吨,服务清河食品工业园内的娃哈哈、伊利等企业,以及周边未接入管网的涉水单位。

“我们在当地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中承担着‘水质净化者’‘生态守护者’和‘环保科普者’多重角色,公司自组建以来累计处理污水超1亿吨。其中,COD累计减排3万余吨、氨氮累计减排4000余吨,为清峪河水质持续稳定达标、汇入渭河后改善流域生态提供了关键支撑。”靳仑说,公司近年来完成的“三原县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及中水回用项目”大幅提升了城区污水净化效率,出水水质达到《陕西省黄河流域污水综合排放标准》A级标准,每年向清峪河补充新鲜再生水超400万吨。“大程镇工业集中区污水处理项目”则针对性解决了大程镇居民及企业的废水处理难题,保障了产业绿色发展。

image.png

同时,三原环保公司的尾水排入清峪河国家湿地公园后,催生了显著的生态效益。湿地水体清澈度提升,芦苇、菖蒲等水生植物覆盖率增长40%,吸引白鹭、苍鹭等10余种水鸟栖息,形成“污水净化—生态修复—休闲观光”的良性循环。该公司更通过开展“环保设施公众开放日”“世界水日”等宣传活动,累计覆盖群众超万人,成为县域环保科普的重要窗口。

image.png

三原环保公司将投资建设西阳镇、陵前镇污水处理厂提标工程及高新区二期项目,将处理能力提升至12.5万立方米每日,并推进污泥资源化利用项目,通过技术创新将污泥转化为人工火山灰,打造“污水处理—污泥减量—资源再生”的闭环产业链。同时,统筹推进三原县200余个村级污水处理站建设,形成“城乡一体、厂网协同”的治理格局。

华阴环保公司以技术尖锋淬炼黄河清波,三原环保公司以城乡密网织就渭河翠影,共同拼合成守护三秦水脉的生态拼图,亦使陕西水务发展环保集团的战略蓝图愈发宏远。

近年来,陕西水务发展环保集团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大力推进汉江、黄河、渭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持续完善城镇污水处理基础设施。“截至目前,我们集团污水处理总规模约70万吨/日,累计实现污水处理量约7.3亿吨,服务人口超600万人。COD削减20.75万吨、氨氮削减2.57万吨、污泥处理量约44.5万吨。”陕西水务发展环保集团规划发展部副部长杨雪介绍说。

此外,陕西水务发展环保集团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据陕西水务发展环保集团科技创新部部长程军透露,近三年研发投入超1300万元,推动产学研协同。旗下3家子公司获评“高新技术企业”,累计取得43项专利,并主持编制省级规程。通过与西安交大、长安大学等高校深度合作,集团着力攻克低温污水、高盐废水处理等技术难题,积极应用光伏储能、水源热泵等绿色技术,加速推动传统污水处理厂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转型,为绿色发展注入新动力。

提及未来发展规划,杨雪说,集团将充分发挥水务环保产业资源整合、管理协同、产融结合、科技创新等优势,坚持服务人民、系统谋划、深化改革、创新驱动和绿色发展,紧扣国家“双碳”目标与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持续提升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陕西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邹钰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