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由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陕西省水利厅、陕西省国资委、甘肃省生态环境厅、甘肃省水利厅主办,渭南市委宣传部、中国网丝路中国频道、丝路文明网承办,陕西水务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协办的“渭水泱泱 大潮滂滂”首届渭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主题宣传活动,7月28日至8月5日,陆续走进陕西省渭南市、咸阳市、西安市、宝鸡市,以及甘肃省天水市、定西市,集中宣传展示陕甘两地持续推进渭河流域高标准生态建设、协同推进渭河流域生态治理与品质提升、以生态环境保护推动两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动实践。

2021年5月,随着渭河渭南段河道采砂及生态维护业务启动,陕西水务发展渭河生态集团正式开启“以河养河”新实践。此举是该集团在“十四五”期间,履行渭河疏浚采砂、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职能,探索和推广“以河养河”的河湖生态治理保护开发新机制,按照“率先试点渭河、积极拓展黄河、有效辐射汉江、稳步覆盖全省江河湖库”业务发展规划所迈出的关键一步。

image.png

目前,该集团已实现了渭河流域渭南市全段,西安市鄠邑区,宝鸡市陈仓区、高新区、扶风县、眉县,咸阳兴平市,黄河流域延安市延长、宜川、甘泉,榆林市横山、子洲、靖边、清涧,汉江流域商洛市丹凤、柞水以及安康市恒口示范区等地生态维护治理业务的有序展开。业务区域从渭河延伸到黄河、拓展至丹江,业务范围从单一的疏浚采砂拓展到流域水土治理、机制砂石、产业开发等多元产业。构建起了辐射关中、陕北、陕南8市21个县区的业务发展格局。

“近年来,我们全面开展了河道疏浚采砂及绿色建材、生态维护及水土资源开发利用等主责主业,通过规范实施河道疏浚采砂等主营业务,在优化河道河床河势、提升河道行洪安保能力的基础上,形成了科学调节水砂关系的良性模式,达到水利部探索推行统一开采经营的要求,在国有企业规范化、集约化、生态化采砂方面探索积累了宝贵经验。”陕西渭河生态集团总经理助理董兴林说。

在推进河道疏浚采砂工作中,渭河生态集团始终恪守“以河养河”核心使命,强化国有企业社会责任担当,着力提升生态与社会效益。通过联合流域管理及科研设计单位,对渭河下游河道淤积开展专题研究,科学分析水砂调节与河道演变规律。在此基础上,统筹上下游、左右岸关系,制定并实施了科学合理、规范严密的河道疏浚治理方案,让疏浚治理科学合理、规范严密,为后续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同时,疏浚采砂严格执行黄河水利委员会批复方案,运用科技创新实现全过程精细化管控。作业现场设置封闭围挡、电子围栏及GPS定位系统,严格限定开采范围、深度与地点,杜绝超量开采。依托信息化监管平台,对砂石资源“采、运、销”进行实时动态跟踪,赋予每粒砂子可追溯的“身份证”。此外,主动接受属地政府及各级水利部门的联动监管。采后生态修复同步跟进,及时整平河床、植草种花,并在汛期来临10个自然日前彻底清理整治采砂场及河道,有效维护河道健康与生态功能。

“我们还创新采用了股权合作模式,与延安、渭南、鄠邑等沿河市县政府建立市场化长期合作关系。”董兴林说。这一系列举措带来的成效显著,如渭河渭南段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有效保障了19.11万平方公里河滩安全,为沿岸20.3万群众构筑起坚实的洪涝“防护盾”,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有力支撑了地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河清砂净处,国企担当时。当前,陕西渭河生态集团的创新实践,正让“以河养河”从理念转化为惠泽三秦大地的生动现实。

未来5至10年,渭河生态集团将立足渭河,着眼陕西省,辐射周边省份。以渭河生态区为核心,加速拓展关中,开发陕北、陕南,力争2030年末实现渭河全线、黄河陕西段(延安和榆林两市区)、汉丹江流域陕西省主要干支流疏浚采砂全覆盖,树立陕西省流域生态维护与资源开发示范标杆。


责任编辑:邹钰坤